服务热线:133-7842-0956

logo

当前位置 : 首页 > 资讯中心 > 行业新闻

一文读懂 JC-STAR 认证:日本物联网安全的 “通行证”

2025-09-19
66 作者:CST

在物联网设备渗透率持续攀升的今天,设备安全漏洞引发的隐私泄露、系统瘫痪等风险日益突出。为规范物联网产品安全标准,保障市场秩序与用户权益,日本经济产业省(METI)与信息处理推进机构(IPA)于 2025 年 3 月 25 日联合推出了 “物联网产品安全合格评定和标签系统”,即JC-STAR 认证。作为日本物联网领域的核心安全认证体系,它不仅是企业进入日本市场的“安全名片”,更代表着亚太地区物联网安全的前沿标准。本文将从核心定位、适用范围、分级标准等多维度,带您全面读懂 JC-STAR 认证。

一、认证核心:为何需要JC-STAR?

随着智能家居、工业传感器等物联网设备广泛融入生产生活,设备安全短板逐渐暴露——2024 年日本某智能摄像头漏洞导致数十万用户隐私泄露,工业物联网设备被恶意攻击造成生产线停摆的事件也屡见不鲜。在此背景下,JC-STAR 认证应运而生,其核心目标在于:

1. 建立统一安全基准:填补物联网设备安全标准空白,明确产品需满足的最低安全要求;

2. 强化企业责任:推动厂商建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体系,而非仅关注产品出厂时的安全性;

3.保障用户知情权:通过可视化标签让用户直观判断设备安全等级,降低选购风险;

4.建区域安全联盟:为亚太地区物联网安全认证互认奠定基础,促进跨境贸易。


二、适用边界:哪些产品需要认证?

JC-STAR 认证的适用范围聚焦于具有互联网通信功能的物联网设备,且明确排除“用户可轻易调整安全措施的通用 IT 产品”,具体划分如下:

(一)符合认证的典型品类

·智能家居设备:智能门锁、智能灯具、智能家电控制器、智能音箱等;

·工业物联网设备:工业传感器、远程监控终端、智能制造执行单元、工业网关等;

·消费级物联网终端:网络摄像机、智能穿戴设备、智能环境监测仪等;

·物联网支撑设备:专用网络模块、低功耗物联网基站等。

(二)明确排除的产品类型

个人电脑、智能手机、平板电脑、服务器等通用 IT 产品不在认证范围内,原因在于这类产品允许用户自主安装杀毒软件、调整防火墙设置、更新系统补丁,安全措施的可操作性与物联网专用设备存在本质差异。

三、分级体系:从基础到高阶的安全梯度

JC-STAR 认证依据安全防护能力分为 “基础保障层”(STAR-1/2)和 “高阶防护层”(STAR-3/4),不同等级对应不同的安全要求与认证机制,企业可根据产品定位与市场需求选择适配等级。其中,STAR-1/2 作为基础层,是多数物联网企业进入日本市场的首要选择,具体要求如下:

(一)STAR-1:基础安全入门级

STAR-1 是 JC-STAR 认证的 “最低准入门槛”,核心围绕 “基础威胁防护” 与 “企业自我管理” 设置要求,采用企业自声明机制,具体包括:

1.全生命周期漏洞管理:企业需建立书面化的漏洞管理流程,覆盖产品设计、生产、销售、运维至停产的全阶段,明确漏洞发现(如内部测试、用户反馈、第三方通报)、风险评估(按危害程度划分等级)、补丁开发与推送、用户告知等关键环节的操作规范;

2.安全事件日志记录:设备固件中必须预置日志记录功能,需涵盖登录尝试、权限变更、数据传输异常、固件更新等关键安全事件,日志存储周期不少于 90 ,且需保证日志不可篡改;

3.自声明材料提交:企业需通过 METI 电子政务平台提交真实性声明,承诺产品符合上述要求,并附上漏洞管理流程文件、日志功能测试报告等支撑材料。

(二)STAR-2:定制化安全进阶级

STAR-2 在 STAR-1 的基础上,增加了 “产品类型定制化安全要求”,同样采用自声明机制,但安全标准更具针对性,具体要求包括:

1.完全符合 STAR-1 要求STAR-2 STAR-1 升级版,企业需先满足STAR-1 的所有强制条款,方可申请 STAR-2 认证;

2.产品类型专属安全要求METI IPA 联合工作组已优先针对网络摄像头网络设备(如路由器) 制定定制化标准,例如网络摄像头需额外满足视频数据流加密传输”“陌生人入侵检测告警”“物理端口访问控制” 等要求,路由器需符合 “Wi-Fi 加密协议强制启用”“恶意访问拦截” 等专属条款;

3.适配性材料补充:企业需根据产品所属品类,提交定制化安全要求的符合性证明,如针对网络摄像头的加密传输测试报告、入侵检测功能验证记录等。

(三)STAR-3/4:高阶防护强化级

作为“高阶防护层”,STAR-3/4 针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场景(如金融物联网、关键工业控制),在基础层要求之上增加了更严苛的技术与验证要求,核心差异在于强制第三方实验室评估,例如:

·需通过专业实验室的渗透测试,模拟黑客攻击场景验证设备防御能力;

·要求支持后量子加密算法兼容性,应对量子计算时代的加密破解风险;

·设备需具备动态威胁情报同步能力,响应延迟不超过 15 秒。

四、认证流程:从申请到拿证的全步骤

JC-STAR 认证流程因等级不同存在差异,其中 STAR-1/2 的自声明流程相对简便,具体如下:

(一)STAR-1 认证流程

1.申请准备:梳理产品技术参数,确认符合物联网设备定义;制定全生命周期漏洞管理流程文件;完成日志功能测试并生成报告;

2.在线提交:通过 METI 电子政务平台(https://declaration.meti.go.jp)上传自声明表、漏洞管理文件、测试报告等材料;

3.审核公示IPA 对材料进行形式审核,审核通过后将在官网公布产品清单(2025 年 月起已开始定期公示);

4.费用缴纳2025 30 日前申请费用为110,000 日元(含税),常规价格为198,000 日元(含税);

5.获取标签:缴费后企业可领取认证标签,标签有效期最长为 2 年。

(二)STAR-2 认证流程

1.前置条件:确保产品已满足 STAR-1 所有要求,或同步提交STAR-1+STAR-2 的组合申请;

2.材料准备:除 STAR-1 所需材料外,额外补充产品所属品类的定制化安全要求符合性证明;

3.申请提交2026 月申请通道开放后,通过METI 平台提交完整材料;

4.审核拿证IPA 审核通过后,授予STAR-2 认证标签(费用与有效期暂未公布,预计与 STAR-1 衔接)。

五、核心亮点:认证标签与动态管理机制

JC-STAR 认证的创新之处不仅在于分级标准,更在于其 “可追溯、动态化” 的管理体系,核心载体是认证标签

·标签形态:内置三重加密的动态二维码,具备防伪造能力;

·核心功能:用户扫码可直接跳转至 IPA 官方页面,查看产品申请人信息、安全等级、合规条款、漏洞修补记录、联系人等关键内容;

·动态更新:厂商需在 24 小时内通过 API 接口向 IPA 中央数据库同步漏洞修补记录,标签关联的产品安全信息会实时更新,确保用户获取最新安全状态。

六、延伸价值:费用与国际互认

(一)费用标准

目前仅明确STAR-1 的费用标准,STAR-2 至 STAR-4 的费用暂未公布,企业可关注 METI 与 IPA 官网的更新通知。

(二)国际互认

JC-STAR 认证已与澳大利亚《2025 智能设备安全标准规则》实现技术参数映射,即通过 JC-STAR 认证的产品,可凭相关证明简化澳大利亚市场的安全审核流程。未来,该体系还计划与东盟数字经济框架协议(DEFA)对接,逐步构建亚太地区物联网安全认证联盟,为企业跨境贸易降低合规成本。

结语

JC-STAR 认证的推出,标志着日本物联网安全管理进入“标准化、透明化” 的新阶段。对于计划布局日本市场的物联网企业而言,提前了解认证的适用范围、分级要求与申请流程,既是满足市场准入的必备前提,也是提升产品安全竞争力的重要途径。随着亚太地区认证互认机制的推进,JC-STAR 认证的 “含金量” 还将持续提升,成为企业拓展全球物联网市场的重要 “安全背书”。

联系方式:

电话:13378420956  

官网:http://www.cst-cb.com/  

微信公众号:深圳中科为检测服务


获取报价

公司名称: *
您的姓名:*
您的手机:*
您的需求:*

*为了您 的权益,您的信息将被 严格保密

信息提交成功

专业工程师将飞快联系您,为您提供合适 解决方案,期待与您相遇~